资讯

艺术漫谈 |艺术教育的母题:大美育观

-1- 受过张老师艺术启发的人,大概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有的说:喜欢张老师的上课风格,给了我无限的...

-1-
受过张老师艺术启发的人,大概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有的说:喜欢张老师的上课风格,给了我无限的想象空间,让我能够在现实与虚幻中自由的穿梭和前行。拉近了与艺术的距离,提高了对色彩、审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学到了从大自然中寻找艺术的灵感和生命的本源,打开了一扇认识和欣赏这个世界中美好事物的大门,并有了更大格局的教育观、美育观。
有的说:现在又找到了小时候喜欢画画的感觉。我明白了画画要表达真实的自己,说自己的故事。在创作时学会灵活变通,发散思维,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心境平静下来。
还有的说:上张老师的课可以学习到广博的知识,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边寻找一边吸收的,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有趣又印象深刻。

听过张老师课的人好像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情感,张老师传递的理念托着大家思维和审美的高度,使大家能从更广阔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成为一个更完全的人。这便是得益于张老师所传递的“大美育观”。
有一天,张老师跟我们说,学校的百米长壁画中有一些新的创作很不错,你们还没看过吧?是呀,去看看!于是我们去了学校,看看张老师艺术教育的日常,听他讲述艺术教学中最重要的那些事,色彩冷暖的奥妙,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探寻张老师二十多年快乐而极富成效的艺术教学的秘密……


张德真 中华女子学院 副教授

系列讲座:艺术教育的母题:大美育观
 
室外篇: 艺术教育的母题:大美育观—生长的墙
时间:2019年4月29日(周一)15:30
 
室内篇: 美术活动——心灵的自由状态
时间:2019年4月30日(周二)15:30

-2-
观看方式
1. 电脑端
女性享学吧平台www.womenxiangxue8.com 注册并登录,入口显示在网站首页直播版块
2. 手机端
(1)方式一:扫描下面的课程二维码,通过手机浏览器观看,新学员需要注册登录
(2)方式2:通过手机APP观看,下载安装女性享学吧APP,注册并登录。直播前半小时可以在APP首页看到直播课提醒。
温馨提示:该课程不需要提前报名,注册登录女性享学吧平台即可观看。如果您错过了直播时间,也没有关系,仍然可以通过扫描课程二维码观看回放,或者直接登录网站或者APP搜索到该课程。

-3-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简介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由全国妇联发起,全国妇联宣传部和国家开放大学共同实施。该计划以公益普惠为原则,旨在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为广大女性提供学习服务,提高女性的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女性成长成才。2016年9月至今,已经发展了27个试点城市,已有29万学员注册学习。2019年,该计划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就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进行授课。各试点城市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欢迎来“女性享学吧”,与懂你的人相遇。

 




点击展开2019-04-29

直播|面对未来,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1-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家长为孩子考入名校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富,然而却不得不面对:孩子终究有一天要离开校...

-1-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家长为孩子考入名校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富,然而却不得不面对:孩子终究有一天要离开校园,走进社会,规划自己的生活、职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哈佛大学托尼瓦格纳教授提到:“逼着孩子去解联立方程组,并不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为真实人生中的复杂问题求解”。那么该如何在家庭中为孩子应对未来做些准备呢?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经常会提出让您哭笑不得又措手不及的“问题”,这就是培养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绝佳起点和最好契机。您的反应,您和孩子的互动,对培养孩子看待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一起来听听教育工作者妈妈对这个话题的思考和实践。同时,她也会给我们带来各国家长是如何鼓励孩子在好奇心驱动下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藏在孩子的每一个好奇中,你准备好带孩子来一场好奇之旅了吗?
梁文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教师
曾担任培生(中国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教育顾问
关注未来教育及人才培养

讲座主题一:面向未来,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了吗?——问题与思考
时间:2019年4月3日(周三)中午12:30
讲座主题二:面向未来,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了吗?——案例与建议
时间:2019年4月4日(周四)中午12:30

-2-
观看方式

1. 电脑端
女性享学吧平台www.womenxiangxue8.com 注册并登录,入口显示在网站首页直播版块
2. 手机端
(1)方式一:扫描下面的课程二维码,通过手机浏览器观看,新学员需要注册登录

(2)方式2:通过手机APP观看,下载安装女性享学吧APP,注册并登录。直播前半小时可以在APP首页看到直播课提醒。
 温馨提示:该课程不需要提前报名,注册登录女性享学吧平台即可观看。如果您错过了直播时间,也没有关系,仍然可以通过扫描课程二维码观看回放,或者直接登录网站或者APP搜索到该课程。

-3-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简介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由全国妇联发起,全国妇联宣传部和国家开放大学共同实施。该计划以公益普惠为原则,旨在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为广大女性提供学习服务,提高女性的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女性成长成才。2016年9月至今,已经发展了27个试点城市,已有29万学员注册学习。2019年,该计划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就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进行授课。各试点城市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欢迎来“女性享学吧”,与懂你的人相遇。

点击展开2019-04-02

直播回顾|儿童防性侵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坏人永远都不会远离我们,孩子再小,他都有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保护孩子、对孩子性方面的保护以及对于孩子防性...

最近非常不幸地又频繁曝出大量的性侵事件。人们对性侵再次产生了非常多的焦虑、担忧和疑惑,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从小给孩子们提供健康良好的性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专属平台“女性享学吧”同步直播了中国妇女出版社组织的“儿童防性侵教育应该如何开展”专家讲座,主讲人是美国性学家学院注册性教育师白璐。以下是基于直播讲座整理的文字内容,包括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四大误区、四个建议以及不幸发生后的处理方法,供大家阅读,也欢迎大家到女性享学吧平台观看视频回放,文末有链接。

我们总在说:
我们的性教育是不是开始地太早?
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给他做性教育了?
我会不会把她/他带坏啊?
但是残酷的事实其实在告诉我们,坏人永远都不会远离我们,孩子再小,他都有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所以,保护孩子、对孩子性方面的保护以及对于孩子防性侵的教育是越早越好的。

一、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四个误区
 

关于儿童防性侵教育,常有四个方面的误区。

误区一:陌生坏叔叔的坏人典型

早些年(可能这些年有所变化)做安全教育(不只是防性侵)经常给孩子一个理念:坏人都是像大灰狼一样的、中年的、猥琐的叔叔。

标签化明显会给孩子造成一个刻板的印象,他会觉得:哦,原来这样的人才可能是坏人!那其他的,比如说一个很漂亮的阿姨,或者一个很帅的哥哥,就不可能是坏人。所有的研究和实际的案例都在不断地告诉我们:孩子遭遇性侵的时候,施害者(犯罪的人)有70%以上都是熟人。
这是因为熟人作案时,他通常比较容易接触到孩子,他的犯罪成本比较低,而且他不太容易被发现!孩子可能因为对方是熟人,他没有这个意识或者是他不敢向其他人去求助,熟人作案是更容易得手。所以,在防性侵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其实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施害者。

误区二:性侵只有猥亵和强奸两种形式

第二个常见的误区就是人们觉得性侵只有猥亵和强奸这两种形式,而且认为强奸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就一定比猥亵要大。其实性侵包含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我们把它分为身体接触式和非身体接触式两类。

身体接触式的性侵包括猥亵、强奸,或者施害者让孩子去触摸他的身体,或者帮他脱衣服等,通常比较好判断。非身体接触式的,比如说有的人会给孩子放一个色情影片,让孩子看甚至让孩子去模仿里面的行为,或者是给孩子拍裸照,或者让孩子模仿叫床的声音,或者只是把自己裸露的身体部位展示给孩子看等。近些年还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形式。因为网络游戏很火,很多孩子会去玩游戏,所以一些人就潜入到这个游戏里面,哄骗孩子说,如果你给我拍一张你的裸照,我就给你钱去买装备。

是不是能够分出什么样的性侵形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大呢?是不是强奸就比猥亵造成的伤害大?是不是猥亵就比非身体接触式的性侵伤害大呢?我们发现:这是不一定的,没有任何相关性。

有一次,我们发现在同一个案件里面有45个受害的女孩子。其中有一个女孩是遭遇了强奸,其他的女孩都是被猥亵。追踪这个案件时发现,一名被猥亵的女孩子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创伤,而且影响了她日常的生活学习,影响了她的心理健康水平等。相反,那个被强奸的女孩,因为后期的保护(包括干预)做得比较好,性侵对她的生活产生的影响非常小。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遭遇了这样的事情,最终对她造成的心理创伤有多大,其实是跟这个人以及后期对她的干预是有关系的。
误区三:男孩子是相对安全的

第三个常见的误区就是男孩子是相对安全的。每当谈到有关性侵话题的时候,家里有儿子的家长就会松一口气说:这个问题我可能不需要考虑。因为小男孩儿不会遭遇性侵,他不会有这样的风险。大家逻辑上的判断可能是,因为性侵者都是男性,他们性侵对象都是女孩子。大家普遍都会有这样的一些想法。事实上,很多研究数据或者调研数据表明,男孩遭遇性侵的情况是存在的!它的比例略低于女孩遭遇性侵的情况,但差不了太多。也就是说,很多男孩子在遭受着性侵的伤害,正是因为家长对男孩防性侵教育的忽略,导致了很多男孩子不知道怎么去求助,他不知道这个事情应该怎么说,也不知道应该告诉谁。

男孩防性侵,是不是只要防那些同性恋就好了?是不是只有男同性恋才会性侵男孩儿?不是这样的!性侵的施害者里有一部分是女性,当然相对来说少。很多异性恋的男性也会把小男孩当成他施害的目标,因为他选择了男孩之后,更不容易被发现,更容易得手。

四、如果孩子不幸遭遇了性侵,家长是很容易发现的

很多家长觉得我们家孩子如果真的遭遇了不幸,她一定会有非常明显的表现,比如说她的小内裤上有血,或者是她情绪出现特别大的变化,或者她突然开始觉得恐惧等。我们可能会想象有很多我们很容易识别的信号。但其实不一定!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信号。

 因为性侵的形式非常多,可能不会造成任何身体上的伤害,所以是看不出来的。有时候家长经常会忽略孩子的情绪变化。有这样一个案例,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学了,家长调查后认为孩子在学校里也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认为孩子是淘气、想逃避学习,就一定要让他去上学。专业人士去干预后才发现,这个孩子实际上是在上学的路上遭遇了性侵,所以他是对这段路很担心,所以不愿意去上学。很多时候这些情绪变化的信号,我们可能不会往性侵上去联想。

 另外一个就是,有些孩子在遭遇了这种比较大的创伤性事件之后,有一段时间会表现地非常正常,她不会出现任何的情绪反应,但实际上她是把自己的情绪和创伤压抑了,甚至有的时候她自己都意识不到了。但是,这不代表问题不存在,只不过是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去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如果不幸遭遇了性侵,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去发现它。

二、儿童防性侵教育怎么做?

1. 孩子3岁前,家长要起到主导的保护作用
防性侵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很多家长会说,孩子特别小的时候教他,他也不懂啊,他甚至还没有办法跟我交流呢,我怎么去教他保护自己呢?
虽然防性侵教育越早进行越好,但是有那么一个阶段,家长要起到主导的保护作用。起码在孩子两三岁之前,他是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的,所以家长要有这根弦儿。我们能否把孩子交给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人?我们怎么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孩子的安全?请保姆的时候是不是放一个视频的监视?孩子要不要穿开裆裤啊?这些都是家长们需要考虑的部分。
2. 孩子上幼儿园前,家长要开始给孩子做简单的防性侵教育
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要开始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防性侵教育。因为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他会有大部分的时间是脱离我们的视线的。我们可能也没有办法特别详细地了解在幼儿园,他每天发生了什么,所以在此之前,防性侵教育一定是要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指导。
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去识别什么是隐私部位,并且建立自己的身体界限。很多防性侵报道的文章都会提到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防性侵教育,要告诉孩子背心裤衩下面的地方不能让任何人去摸和看。是不是性教育这么做就足够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背心裤衩下面的部位是隐私部位,它是我们的底线,是红线!我们要告诉孩子这些地方是你身体的隐私部位,是任何人不能够看和不能够摸的,只有两种情况除外:一种是家长帮你洗澡的时候;另外一种是医生要检查身体的时候。但是医生检查身体一定也是爸爸妈妈确认好了,是可以检查的,你才能够脱衣服让医生去检查,这是一个红线。
同时,对于孩子来说身体界限,这件事情也特别的重要。什么叫身体界限呢?就是我的身体的某一些部位,当被别人触碰的时候,我是觉得不舒服的,或者是我身体的同一个部位,当被不同的人触碰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不同的。比如我的胳膊,我的妈妈摸我的胳膊,我觉得是可以的;我的朋友们摸我的胳膊,我觉得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陌生人碰我的胳膊,我是会觉得非常不舒服。这些身体界限的建立,是我们要跟孩子一起去做的。
 3. 带着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带着孩子识别危险场景
 如何建立隐私部位的识别和身体界限呢?尤其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我们一定要在游戏中带着他去学习。如果我们只给他讲,这是你的隐私部位,孩子基本上是记不住的。他需要在游戏中真正地去感受它。
 网上有很多推荐的游戏,比如我们给孩子一张纸,让他画出自己的身体,或者给他一个卡通的小人儿,然后让他去标注哪些是隐私部位。还有一些游戏,可以在软件上实现,点哪些地方是要穿衣服的等。
 带孩子去识别隐私部位的时候,最好告诉孩子这些部位的名称。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他不知道名称的时候,当他真正遭遇了伤害之后,他是描述不清楚的。他描述不清楚就涉及到我们在立案、侦查、定罪的时候,会遇到非常多的麻烦。如果我们拒绝给孩子讲这些身体部位的名称,实际上潜移默化给孩子一个理念,“我身体的这些地方好像是说都不能说的”,这会给孩子一个很敏感、很隐晦的认识,其实对孩子整个性的发育也是不太有利的。
关于身体界限的建立,我们有一种经常采用的游戏,叫角色扮演。我们的家长可以跟孩子模仿扮演一些角色,比如,妈妈现在就是你的妈妈,那么我摸你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时候,你什么感觉?假设我是你的好朋友小红,又怎么样?不断地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让孩子去体会和识别自己的身体界限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当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去碰去看他的隐私部位,或者破坏了你的身体界限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件事,我们要大声说“不”。但很多时候,我们教孩子大声说“不”的方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告诉他,你遇到这样的情景你大声喊着“不”,然后跑开。但有时候孩子其实没有这个能力,你会发现,孩子真地去说“不”的时候,他那个语气语调,可能不知是什么样子;有的孩子因为胆怯,他那个声音可能很小,其实起不到震慑作用。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带着孩子们一块儿去练习
·    当我用这样的语气,比如用比较小的声音说“不”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    当我大声地喊出来的时候,你又是什么感觉?
·    当我面带微笑说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    当我脸很严肃地说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并且,在让孩子去感受这些之后,我们带着他一块儿大声地去说“不”,我们只有反复的练习,孩子才有可能在遇到那样的场景的时候,知道怎么去说“不”,能够勇敢地说“不”。这个一定是我们要去练习的。
另外,我们要带着孩子去识别一些危险场景。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是施害者。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去感受自己的身体界限,被侵犯了不舒服肯定是有问题的。另外,就是在某些场景下他可能对你是有伤害的,你要大声说“不”跑开。我们可以去搜集一些场景(在网上有很多相关的场景),我们带着孩子一块去练习。比如说,有一个阿姨让你坐她的腿上,她摸你的胸部,这个时候你觉得怎么样?应该怎么做?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在她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她就马上能够反映过来,原来我上次跟妈妈做游戏的时候那个场景就是跟这个类似的,所以我要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但如果你只是用语言去说,很有可能就左耳听,右耳冒了,没有什么效果的。



4. 教会孩子如何求助,让孩子相信爸爸妈妈永远无条件的接纳你
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求助。我们可以去做防性侵教育,但是没有办法保证孩子不受伤害。当孩子被伤害的时候,因为身体力量的差异、能力的差异,孩子可能受困于关系等,有的时候他是逃不开的,但是,如果他能够及时求助,可以把这个伤害降到最低。
 前面已经说到,70%的性侵案件都是熟人作案。熟人作案通常有个特点,他一般不是一上来就到特别严重的性侵,他通常都是先进行一些试探。如果在犯罪者试探的阶段,孩子就能够去求助,能够把这个性侵阻止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不让它继续加深,而且中长期的性侵对孩子的伤害比一两次性侵带来的伤害要严重得多。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早期能够去制止它,求助就变得特别的重要。
 我们让孩子能够求助,第一就是他能够识别这个事儿是对他造成了伤害;第二点就是他得能够勇敢地去求助。这里就会有好秘密坏秘密的区分。实际上很多人在性侵之后,还会跟孩子说这样的一些话。
·      这是我们两个之间的小秘密,你不能告诉别人。如果你不告诉别人,我就会继续给你买好吃的或者什么。这是一种诱骗的、哄骗的方式。
·      如果你告诉别人,我就告诉别人说你是个坏孩子。这是威胁的方式。
·      甚至有人会说如果你告诉别人,我就会杀掉你或者杀掉你的父母,这种威胁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
 实际上我们要教给孩子去识别,当别人让你保密的时候,它是个好秘密还是一个坏秘密?如果你弄不清楚它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那请到家长这里来,让家长帮你判断。无论任何人威胁你,或者跟你讲不要告诉父母这件事,你都不要相信!爸爸妈妈永远无条件的接纳你,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向父母求助!

三、不幸发生后如何干预?

 如果孩子真的不幸遭遇到了性侵,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才能够把这个伤害降到最低?
 首先,我们要非常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在这件事情中没有过错,而这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不是你做错了事情,而是坏人伤害了你。另外,我们要避免因为自己的情绪犯一些错误。比如当我们知道孩子遭遇了性侵之后,而之前我们可能也给孩子做过防性侵的教育。家长马上会有一个反应,“我不是告诉你,要大声的说不并且跑开吗?你为什么没有做到?”家长因为很伤心,很担心孩子,才出现了这种反应,但是以这种愤怒的形式去指责孩子,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
 另外一点就是,家长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会去感受,当我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家长是什么样的想法。有的家长就觉得:完了!天啊!天塌下来了!甚至会觉得性侵这件事情发生了就毁了孩子的一生!家长的这种理念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的。可能孩子本身没觉得这件事情太严重,但是家长用他的情绪影响了孩子。
另外一个是,家长通常会特别担心,当这件事情被其他人知道之后,他们会不会来歧视我的孩子,或者对我的孩子指指点点。这些年大家可能慢慢地都会逐渐地意识到,当性侵案件发生了,并不是受害者的错,但是依然还有这样的声音,觉得哪怕你是受害者,但因为这是性侵,他都会嚼舌根或者去说一些受害者的事情。
家长的这种担心是正常的。当孩子遭遇到外界的指指点点时,他一定是会受到一些伤害的,但是我们家长应对这件事情的态度特别重要。如果我们跟孩子说: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呀,如果告诉别人,别人都会瞧不起你,你的一辈子就毁了等,如果用这样的一些说词,实际上是给孩子非常负面的心理的暗示。
 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什么呢?妈妈应该说:妈妈非常理解,不是你的错。是那个人的错,你没有任何问题。当这件事情说出去之后,有些人可能会对你有一些负面的评价。当然这是那些人的错,那些人不该这么说。但是呢,妈妈也没有办法封住他们所有人的嘴,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共同做一个选择,你是愿意告诉别人,还是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秘密,留存下来。当你用这样的方式去跟孩子说的时候,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去缓解他或者恐惧或者焦虑的情绪,我们与她共情,给她陪伴。
这个时候我们经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特别希望孩子能够说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是希望孩子向我们倾诉。如果发现孩子不说,我们千万不要逼她去说。因为如果逼她说,会造成更严重的创伤。孩子不说,说明他的心理层面上,还没有准备好去面对这件事情,但如果你急于把他的伤口撕开,是很严重的创伤。
同时,我们要给孩子一些安全感,我们要问孩子他到底需要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想给孩子的保护其实是过度的。比如说孩子可能只是在学校里被其他的小朋友掀了裙子或者扒了裤子,其实孩子觉得这件事情我跟那个小朋友去说一说,让小朋友跟我道个歉就结束了。但是有的家长有时会觉得,我要到你的学校里去告诉老师,去告诉那个孩子的家长。我们会有一系列的处理方式,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去关注:孩子到底要的是什么?否则家长的处理方式不当,反倒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如果孩子有身体上的创伤,我们都能够理解,去找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但是我们经常忽略的是,当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还需要其他的专业力量的介入,比如说,需要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帮助孩子去处理他的情绪。或者如果他出现了一些创伤的反应,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这个是我们的父母做不到的,一定要专业的力量来做。另外,就是我们需不需要律师?需不需要报案?需不需要警察的介入?都是我们需要去考量。
 
在处理性侵的时候,处理不当造成的二次伤害其实会比性侵本身给孩子造成的伤害还严重。这个二次伤害,有可能是家长应对的不利,也有可能是专业人士。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般不会,因为心理咨询师知道应该怎么去应对这样的事情的。通常容易出现问题的是警察、医生、律师这些职业的人。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遭遇了男性的性侵,报案之后,两个男警察来给这个女孩做笔录,要求单独做笔录,不能有任何其他人的陪同。大家可以想见这个女孩子,当她刚被男性伤害过,面对两个陌生男性的时候,她整个心理状态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这种二次伤害会非常严重。
 报道案件的时候,记者的疏忽也会给孩子造成的二次伤害。记者其实是知道怎么去保护被害者的信息的,但是还是会出现过很多这样伤害的例子,因为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信息暴露出来会影响受害者。有一次,记者报导案件的时候,他把所有的信息都马赛克掉了或者是替换了名字,但是最后唯一的疏忽是放了一张照片,是这个小女孩在村子里跟另外一个小女孩一块儿照的照片,当然,脸也马赛克掉了。但是,这个村子里的村民认出了这个地方和这个女孩常穿的衣服,最后,村子里的流言蜚语导致这个孩子遭受了非常大的二次伤害。
所以我们家长去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且去保护孩子的。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要观察孩子有没有PTSD,也就是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这样的一种表现,这是在心理学上对于创伤后的一个心理反应的定义。PTSD基本的一些表现是,孩子会出现这种创伤的再体验的症状。比如说他到某一个场景的时候,突然想起当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比如说他在学校里受的创伤,那他每到学校附近的时候他就会有这样的反应;或者是他在睡梦中会经常做这样的噩梦,这都是一些再体验的症状。
另外就是回避症状,比如他回避一些场所,或者回避一些人,或者回避这个上学的路。另外她可能会有警觉性增高,就是易激惹的这样的症状,情绪特别容易出现波动,或者遇到一件很小的事情他突然就哭起来了啊,或者会突然受到了惊吓。
 大一些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药物滥用,或者是攻击别人的行为、或者自杀自伤的行为,当我们观察到这些表现的时候,我们就要怀疑他是不是出现了PTSD。当然PTSD的诊断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我们一定要找心理医生。如果我们在这个孩子遭遇了性侵之后,第一时间找心理医生进行干预了,那可能就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个PTSD的发生。但是无论如何,当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要立即带他去心理医生那里进行诊断,看看是不是要进行进一步的干预。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PTSD它可能在任何时候出现,也就是说它不一定是在创伤事件发生之后马上出现,有可能是过了几天,有可能是过了几个月,有的甚至是过了几年,它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个是我们要去关注的。

单纯的防性侵教育可能无效还可能会造成伤害!
 

如果我们只做单纯的防性侵教育,它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可能比它的积极意义还大,可能还不如什么性教育都不做。如果我们只给孩子做防性侵教育,孩子关于性的问题的其他任何的疑惑我们不解答,或者回避,或者欺骗孩子,孩子的心里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呢?我的父母是不允许或者不喜欢跟我谈性的问题的,当我遇到了性的问题或者我在性上受到了伤害的时候,我怎么能向他们求助呢,她们自己都受不了我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能够非常明确地感知到父母的态度和价值观的。
这是因为我们如果只做防性侵教育,其实我们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们让孩子了解到的全都是关于性的负面的东西,我们让孩子知道的,就是性这件事情是会给他造成伤害,但是我们没有谈它的积极的方面。其实无形中会让孩子对性产生很大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让他无法接纳自己的性以及跟其他人互动的性。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之后,亲密关系中的性或者身体的接触,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他内在对性会有很深的恐惧。

观看讲座视频请长按二维码,注册登录后免费观看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由全国妇联发起,全国妇联宣传部和国家开放大学共同实施。该计划打造了“女性享学吧”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为广大女性提供学习服务,提高女性的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女性成长成才。2016年9月至今,已经发展了17个试点城市,超过19万学员注册学习。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广大女性汇聚优质资源。
中国妇女出版社与“父母知道”
中国妇女出版社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主办,是我国唯一的服务妇女儿童文化阅读事业的国家级综合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坚持“服务大局 尊重市场”的发展模式,积极研究出版业发展和妇女儿童阅读需求,形成了覆盖亲子教育、孕产养育、女性文化、青少年阅读等领域的品牌优势。“父母知道”是中国妇女出版社创建的内容平台,致力于用匠人精神打磨高品质的内容产品,传播亲子教育、父母成长等领域有价值的知识与思想,用家庭教育品牌出版物影响力推动中国家庭教育建设。
主讲人介绍
白璐老专注于心理学、性教育、职场管理十余年,她是阅微心理(微信公众号:yueweixinli)项目主管是青爱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白璐老师与中国妇女出版社合作的专著《和孩子谈谈性:0-12岁家庭性教育完全读本》已于2018年7月正式出版。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女性享学吧,与懂你的人相遇。
女性享学吧平台网址:www.womenxiangxue8.com

     

点击展开2018-08-23

直播 | 幼儿学习品质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1- 时代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有远见卓识的家长,深刻地认识到,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更应该面向未来。 那么,能够...

时代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有远见卓识的家长,深刻地认识到,孩子所受到的教育更应该面向未来。
那么,能够让孩子决胜千里、顺利走过人生漫漫长路的,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其中有一个答案是一致的。
那就是终身葆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
孩子生下来并不是白纸一张,他们有自己内在的学习驱动力。
保护并帮助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家长就能静待花开,不必过度操心忧虑孩子的学习和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包括了: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
这些品质的可贵毋庸置疑,拥有了它们,孩子就拥有了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激发和引导孩子内在的驱动力?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学习品质要注意哪些雷区?……

李彤,联合国儿基会特邀专家,有29年0-6岁幼儿教育工作经验,会向我们揭示,如何保护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又怎样引导孩子建立更好的学习品质,为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打下坚实地基。

李彤

北京爱童世纪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创始人
从事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29年
国家“十三五”课题——
“学习动力课程研究”课题负责人

讲座主题一:
学习品质——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宝贵品质
时间:2018年6月8日(周五)中午12:30

讲座主题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时间:6月22日(周五)中午12:30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养成了好习惯,会让孩子更乐于接受挑战,坚持也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此重要,各位智慧的爸妈想必也有一堆问题要问——培养学习习惯有没有关键期?怎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没有在早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又该怎么办?

苏菲,清华本硕毕业,有过十年Google、IBM知名外企互联网工作经验,又经历了两年专业儿童心理学学习的二宝妈妈,会用切身的体验、和资深家庭教育讲师的阅历,为你解答一切关于孩子应该怎么学的问题。

苏菲
清华大学“职场导师计划”特聘校友导师
罗辑思维“得到”平台签约作者
清华本硕,曾就职于Google、IBM等企业
 
讲座主题一: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时间:2018年7月6日(周五)12:30
 
讲座主题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时间:2018年7月20日(周五)12:30

这么好的公益课程,优秀又有远见的宝爸宝妈如你,赶紧扫码提前报个名吧!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简介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点此查看H5页详情介绍)由全国妇联发起,全国妇联宣传部和国家开放大学共同实施。该计划以公益普惠为原则,旨在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为广大女性提供学习服务,提高女性的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女性成长成才。
2016年9月至今,已经发展了17个试点城市,有约13万学员注册学习。

其专属平台“女性享学吧”从2018年6月起,会陆续推出12期线上直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就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进行授课。各试点城市利用“女性享学吧”平台及其学习资源,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欢迎来“女性享学吧”,与懂你的人相遇。

女性享学吧平台网址:
www.womenxiangxue8.com

女性享学吧平台快捷注册→


 女性享学吧手机APP下载→

点击展开2018-06-05

直播 | 海蓝幸福家系列专场直播

2018年三八国际妇女节,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专属学习平台女性享学吧向各位爱生活、爱学习的女神诚挚发来直...

2018年“三八”国际妇女节,“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专属学习平台“女性享学吧”向各位爱生活、爱学习的女神诚挚发来直播观看邀请函——
“过来人”带你寻找幸福,海蓝幸福家系列直播课,助你走出人生困境。
 
-1-
各位亲爱的朋友,当你看到这篇文章,不论正在做什么,请停下来,花一分钟,和自己的内心,认真地进行一场对话。
请你做两个深长而缓慢的深呼吸,让自己的心慢慢沉淀下来。
回顾一下,在已经走过的人生岁月里,你最欣赏自己的一点是什么?你真的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一点是什么?
如果从0到10给自己打分,你会给自己打几分?
让我们的呼吸再慢一点,缓缓吸气,慢慢吐出。
请你闭上眼睛再回想一下,你能回忆起来的时间最近的幸福场景是哪几个画面?
如果从0到10给这些场景打分,你会给它们打几分?
 

-2-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寻找幸福和意义而来。
但生活总是给我们一道又一道难题。
我们疲于应对,并常常发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忘了出发的初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但林林总总,能让人幸福的要素,其实往往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可口的美食,可心的衣裳,深爱的人,喜爱的工作,可以陪着慢慢长大的孩子……
幸福看起来这么简单,但是,现实中要得到它,却又那么难。
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却总因为物质压力或旁人的眼光和言论有顾虑,迟迟没有迈开脚步;
工作和家庭,两个都想做好,却发现无法兼顾,哪个都没干好;
镜子中的自己,怎么看都不太顺眼;对爱人也总觉得哪儿不顺心;孩子经常哭闹发脾气,让你恨不得秒变后妈……
你眼睁睁地看着幸福离你越来越远,好似时光扔下你奔流而去,你呆在原地,只是一晃白了头。

 
-3-
对于这样易得而又难求的幸福,究竟有没有什么方法,抓住它的尾巴,捕它入怀,再不放手?
答案是,有的。
只是,我们需要过来人的经验和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去获得它、牢牢地把握住它,并珍惜它,让它成为我们一生的挚友,所谓幸福与共。
海蓝幸福家,就是这样的过来人。
这一次,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邀请到国内著名的情绪管理专家海蓝博士带领的幸福家教练团队,在女性享学吧平台重磅推出5场直播课程,引领女性朋友拆解人生困境,走出忙茫盲怪圈。

海蓝幸福家的教练们来自培训、科研、经营管理等领域,带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来到团队,从践行优秀的静修生开始,成长为优秀的教练。
他们经历过人生的顶峰和坎坷,也有过困惑和挣扎,在海蓝幸福家他们收获了宁静和幸福。现在,他们怀着过来人的睿智、从容和善意,来为你揭开幸福的面纱,指引你到达它的路径。

 
-4-
系列直播主题及播出时间:
第一场:什么决定了你的幸福——幸福五要素(27日,周三)

第二场:爱自己,让自己成为爱的源头(38日,周四)

第三场:事业与家庭——鱼和熊掌如何得兼(315日,周四)

第四场:追求梦想中如何面对物质焦虑(322日,周四)

第五场:如何在关系中表达“不满”(329日,周四)

 

系列课程的主讲人分别是:
 
祁艳菲
海蓝博士第87位静修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FPA性格色彩认证讲师
 
7年广告公关与非盈利机构工作经验,之后自主创业。曾多次参与雅安灾区、宁波中学生与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举行过30余场公开课,服务过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宜信财富、宁波海曙区工会、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南京花津浦等。曾任哈尔滨城市广播电台“敲开幸福之门”节目嘉宾主持,江苏卫视《减出我人生》抗挫力教练等。
 

黄小玉
全球静观自我关怀认证老师
海蓝幸福家静观自我关怀教练
海蓝博士第169号静修生
前沃达丰中国业务发展总监
 
于2015年初赴美参加静观自我关怀师资培训,经CMSC督导和考核合格,于2016年1月正式成为静观自我关怀培训师,列入CMSC官方师资库。
在加入海蓝幸福家之前,她在电信行业拥有15年工作经验,曾任沃达丰中国业务发展总监。
 

王海燕
海蓝博士第17位静修生
蓝幸福家全项教练
 
CMSC(全球静观自我关怀中心)认可的正式老师。17年世界50强公司培训师的工作经验,毅然辞职,全情投入助人事业。跟随海蓝老师学习6年,静观践行达2000个小时以上,动身践行达2000个小时以上;带领放下过去梳理案例达150余人。
 
-5-
欢迎你来女性享学吧,找回自己,获得力量,成就更好的生活。
网站观看地址:www.womenxiangxue8.com
手机APP下载并观看直播:

最后的最后,愿你温柔对待生活,也被世界温柔相待。
期待你们常来女性享学吧。我们不见不散~
 

点击展开2018-03-27

直播回顾 | 亲子阅读的道和术

2017年6月19日,女性享学吧邀请到著名童书出版人、儿童阅读专家三川玲与知名英文主播赵晓华,对谈“亲子阅读的道...

2017年6月19日,女性享学吧邀请到著名童书出版人、儿童阅读专家三川玲与知名英文主播赵晓华,对谈“亲子阅读的道和术”,此篇为三川玲直播后的总结发文。

点击此处直接回看访谈视频

 

全民都重视阅读未见得是个好事
本文首发于自媒体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作者:三川玲、赵晓华

原谅我来了个标题党,《全民都重视阅读未见得是个好事》这个奇葩的题目只是下面你要看见的这篇长长的对谈文章的其中一部分内容。

不过,会让你感到惊喜的是,我还在本文会冒出很多奇葩言论,比如:孩子爱看浅薄的书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阅读理解题其实可以有标准答案、学龄前识字决不是一件坏事、孩子其实比家长选书风险小、孩子不爱阅读也不见得是个坏事、在亲子阅读这件事上,男人比女人更纯真……

非常感谢女性享学吧平台,这是一个国家开放大学跟全国妇联宣传部联合做的女性学习的公益平台,除了我和晓华的讲座之外,你还可以看见很多比我牛得多、人气旺得多的专家、专业人士的讲座。非常真诚推荐大家下载APP每天听一堂。

童书妈妈读书会会员玉芳是其中的工作人员,因为玉芳,我才知道中国有这么好的公益学习平台,也谢谢玉芳,专门为我拟了“亲子阅读的道与术”讲座题目和提纲,还专门请了我的好朋友赵晓华来跟我对谈。我很喜欢那个在演播室侃侃而谈的下午,亲切而且智慧的晓华跟我聊得特别真诚,在工作结束时玉芳跟几个工作的同事同时鼓掌,谢谢他们及时鼓励我们俩的工作。

 

阅读的价值在于,

你可以取用任何大脑的智慧

赵晓华:那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你读过印象最深的书是什么?

三川玲:印象比较深的书有两本。因为我妈妈是幼儿园老师,我读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她有时候生病了,我会去帮她当老师去上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那时把一本三百六十五夜故事书倒背如流,可以随时讲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听,那时就觉得只要一讲故事,所有的小弟弟小妹妹都会很听你的话。

长大后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简·爱》,大家都会觉得那本书其实挺粗浅的,但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给我很巨大的力量,因为我长得很平凡,个子也不高,家里也没什么钱,很普通的一个女孩。但那里面的一句话“虽然我平凡、穷,但我一样拥有灵魂和自由的思想”对我一辈子的影响都很大。

 赵晓华:说到儿童阅读,其实近些年来,大家对于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都是相当重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以您为代表的儿童阅读推广人。那您觉得我们为什么要把儿童阅读摆在一个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三川玲:因为我觉得儿童阅读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我觉得人最后肯定是要在脑袋里装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你要生活下去。如果一个人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他就可以随时随地取用世界上任何一个脑袋里的智慧到自己的脑袋里去。无论你做哪行哪业,我觉得都得取用这些智慧,阅读就是养成这样一种取用的方式和习惯而已。

赵晓华:嗯,我明白了。那你觉得在儿童阅读上,有没有什么“道”层面的东西?比如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则?

三川玲:谈到儿童阅读的话,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阅读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它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是一门课,不是学习。如果小朋友喜欢书里的东西,他才会更爱阅读,而他读得越多,就会发现他知识的边界越宽广,他就会更愿意去读书,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我们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喜好,让孩子像学习一样去阅读的话,可能一开始就打破了这个良性循环,以至于我们后面谈的所有这些阅读的好处都没有了。

赵晓华:所以说你觉得阅读的目的不在于你读的是什么,不在于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是小说还是非小说,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科学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养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习惯是吗?

三川玲:对对,是从书里面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习惯。书里面可以得到所以你想得到的东西,但是如果一个人是被迫去阅读,他就会不愿意去取用书里的东西。

赵晓华:对于小孩子来说尤其是这样。那你觉得热爱阅读的孩子,他的人生或者说未来,会不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性?

三川玲:首先我觉得阅读是一种消遣行为,阅读的孩子他会过得比较快乐。有时候我们去国外度假,会发现海滩上很多人,都会拿着一本书在那里看。我觉得在海滩上刷手机太没意思了,人生比较苍白。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乐的方式,这倒是其次,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的确孩子在7岁之前,他的阅读每上一个台阶,他在大概40岁的时候,年收入会增加5万英镑,相当于人民币的6-7万。

赵晓华:这个是科学研究证明的是吗?

三川玲:对,这是英国一个科学研究证实的。那么无论是虚的享受或情感上的目的,或者说是现实的物质收益来说,我认为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经济下滑的时候,你会发现,阅读跟看电影是最廉价的娱乐方式,阅读本身就是个娱乐方式。

孩子其实比家长选书风险小

赵晓华:那讲到读什么书,很多人会问到怎么判断一本书是好书,是不是值得读,是不是值得给孩子读?家长肯定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孩子多选到些比较值得读的书。

三川玲:我的感觉是这样,孩子的阅读分两个年龄段,一个年龄段是小朋友基本上没有选择的能力和欲望,是被动读书的状态,这个时候基本上是由家长来挑书的,这个时候可能家长觉得什么书好就给孩子读了。但我最近留意到在这个年龄段有些是特别特别不好的书。

我有天在淘宝上看到9块9可以买我称为四大外国名著的《安徒生通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和《一千零一夜》,我就很好奇地把这些书都买了回来。它一套书在一个淘宝店里一个月能卖两三万册,那它一年的销量应该在百万级以上,那真的是超级畅销书,说明很多家庭买了这种书。但买回来看就会发现,这些书基本都是阉割版的。

还有一种书教孩子怎么养成好习惯,帮助孩子性格养成的书,书名就叫“好孩子应该乖乖听话”“我要跟小朋友分享玩具”之类的,但仔细看这些书,里面的教学方法完全是违背儿童教学规律的。这个其实就跟小时候那些没有文化的妇女吓唬小孩说,“你如果不怎么样警察就会来把你抓走”,两者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这种书的破坏程度非常大,对小朋友肯定没有效果的,而且还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是其一。第二是这会让小孩觉得读书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是要被迫接受“警察要来抓我”这种过程的,这个很可怕。

之后孩子们到了能独立阅读的阶段,我反倒觉得这块可以放心一点,小朋友其实一点不傻的,能吸引他们的大部分都还可以,再加上国内的出版管理制度,色情、暴力还有我们特别介意的那些真的没有。

通过出版社的把关,这个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现在8、9岁以上的孩子,自己去买的书,没有大毒草,没有刚才说的那么可怕的东西,反而可以比较自由一点,尊重下他的自主性。

三川玲:我倒是有几个选择书的硬标准供家长参考。

标准一、看奖项。

一般先看图书得了什么奖。比如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凯迪克奖是图书管理员评出来的奖,像英国的格林威奖,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奖,凡是大家知道的大奖,或者说这个奖你知道名字但不知道是什么,可以去网上查一查。

中国的针对青少年的会有冰心图书奖、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奖,还新阅读研究所的书单,都是很可靠的,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会推荐一百本给青少年的书。这些书单里的每本都是可以放心买的。这个是奖项类的书。很多人会问光看得奖的书会不会不够,其实刚才介绍的那些奖项,满足一个小朋友从0岁看到18岁,阅读量是完全没问题的。

标准二、看出版社。

同时还可以看出版社。出版行业每一个省的人民出版社里面会有一个儿童编辑室,后来这个儿童编辑室就会分化出来,变成少儿社。每个省的少儿社基本上都在25年的历史以上,一般这些少儿社出的书都没有问题。

还有一些新的出版品牌,像爱心树、蒲蒲兰、蒲公英、耕林、童立方、小中信、小活字这样特别有名的应该不会超过20种,大家认这些品牌也没有问题。

标准三、看译者。

如果是翻译作品,一定要看译者的介绍,如果译者没有介绍,很可能就是随便拉一个人甚至是机器翻译的,都有可能。

这三道筛一遍,如果三个标准都没有满足的,那我觉得这本书放弃了也没有关系。至于说极少量的错别字、纸张选择的趣味、装帧的品味,这些说起来太细碎,对家长挑选童书其实关系并不大,没有必要在这上面研究太多。

 

赵晓华:你在给丸子选书的时候,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就是进口书,例如卡梅拉这样翻译过来的进口书,和本土的书的比例。

三川玲:这个我们在选书的时候没有刻意去看,但是实际结果是国外的书多,本土的书少,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现在全世界几乎百分之八十出版过的童书都已经引进到中国来了,而且我们的童书创作是发展得偏慢的一个国度,全中国对抗全世界,那显然是国外的童书多过国内。再加上英美国家,它们的童书发展历史比我们长得多,它们书比我们多得多那也是正常的,无可厚非,我觉得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情况。

学龄前识字决不是一件坏事

赵晓华:说到亲子阅读,我指的是比较小的孩子的阅读,我特别想知道你在给你女儿小丸子小时候做亲子阅读的时候,有什么样经验或者故事跟我们分享呢?先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吧。

三川玲:我开始得比现在流行的晚。我原先不知道一岁以内的婴儿也可以看书,现在我知道了。差不多是丸子两三岁之后我才开始给她读书,那时候我也刚知道绘本很好,就给她读绘本。

卡梅拉是她转折点的一本书。当时我每天晚上会给她放《不一样的卡梅拉》的音频故事,她特别爱听,爱听到差不多能够背下来。当时我给下的是台湾版的音频,结果她居然会用台湾腔来背卡梅拉。有一天我记得她大约三岁左右,望着窗外的大雪说了句,“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就这样远走高飞了”,是卡梅拉里面的一句台词。

我突然意识到,她其实已经会背这本书了,那我不如把这套书买回来给她看,结果因为她会背那个文字,她就一个一个去对书上的字。小丸子就是这样学会的认字。我觉得她阅读的过程一点儿不费劲,稀里糊涂就会了。因为我家不准用识字卡片,也不准教她认字,也不准考她字。

赵晓华:为什么呢?

三川玲:因为我觉得没必要啊。

赵晓华:为什么你觉得没必要呢?

三川玲:因为我觉得字是活的,它在一句话里,自然就有它的意思,孩子也记得住它,用这种自然而然方式识字又快乐又轻松,又不容易忘。

而且我们中国字其实是很容易认的,因为是有大量的象形字和形音字,例如凡是跟树木相关的都有个木字旁。中国的阅读障碍发生得比国外低得多,是因为中国文字不是抽象的字母文字,孩子可以通过图像、联想各种记忆方式。现在美国人会用学中国字来治疗阅读障碍。

小孩子认字其实是很快的,一日千里。只要她知道那个意思之后,对应文字就很快,而如果是机械记忆的话很容易忘掉,过程也会很不高兴、不愉快。

我记得大概她五岁时,奶奶找到了亲戚送的被我藏起来的一套识字卡,她跑来跟我说,经过我考试,小丸子已经认识了两千个字了。

我才知道她认识那么多字了,但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我都不知道。

赵晓华:有家长会来问,我小孩都快上小学了,还不认识字怎么办啊?但小丸子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人完全可以不想着认字,就把字儿给认了。你觉得孩子是可以做到的?

三川玲:我觉得是可以的。如果说是要论方法的话,第一我觉得现在的绘本太过流行了。其实绘本是一个图文结构的书,还是要分一大半精力去看图,对于帮助孩子识字迈向独立阅读,其实是有一定程度干扰的。

而且我觉得现在流行的”一定不让孩子在学前认字“的风气,有点儿太绝对了。我们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在学前认字,但是他的识字敏感期来了,你也犯不着故意拦着是吧?

我觉得读书的时候指读一下,不管他眼睛是否看着你指的那个字,对他都是有帮助的。

另外,孩子的耳朵输入其实也是一种阅读,只是他是在用耳朵而不是眼睛接收,但他同样在吸收东西,这时听到的大量东西是在为他的大脑储备内容做准备,之后他在对应文字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识字了。

识字的最大意义是迈向独立阅读,他能独立阅读后就不用受我们控制了,不一定要听电台也不一定要妈妈搂着他阅读,那个时候他的内在动机就会出来。

赵晓华:亲子阅读就是这样一个有听、有看也有两者结合的一个过程。那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去仔细研究这背后的一套逻辑或方法?比如应该怎么样去跟孩子读,才能让他更快地学会认字?要把认字当成亲子阅读很重要的目的去做呢?还是不用太在意这个,而是亲子阅读有它更好的收益和目的?

三川玲:识字这个东西,家长有他现实的考量,因为大量的孩子在学前把字认了,以至于如果不认字的孩子读小学,会让老师很为难,有可能全班同学都得等这个孩子。

但我女儿上的小学有很多家长是像我一样,没有专门去认字的,老师出的一年级考试题是有图的,看那个图就能明白老师究竟是要她们干什么,读得懂题。

赵晓华:哦,这个老师好贴心。

三川玲:对对,后来那个老师跟我说,她发现提前学的孩子,后劲儿都不足,所以她鼓励不要提前学。如果你的孩子读的小学都像我女儿的那个小学那样,我认为识字可以自然而然地发生,完全不需要专门拿出来学习。

小朋友只要是在松弛的状态,认字都会很快的。反而是在考试、很着急、父母觉得一定要在某个阶段完成某个事的时候,他会特别慢,因为这个时候他完不成这么多东西,他大脑要匹配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他也要选择容易一点的或者他吸收起来更舒服的途径,这个途径如果他觉得不太舒服就会慢一点,或者你越逼他,他有逆反心理,他更不愿来干这个事儿。

你认识一个不识字的人吗?不认识是不是?说明谁都会认识字的,早一点晚一点而已。它不着急,不会因为不识字就存在知识的鸿沟,不会说因为她不识字就成了另外一个小孩,产生另外一个命运,我觉得这个不成立的。

阅读的本质,是理解力。我理解很多很多东西,在于我掌握了大量的背景知识。

比如,人家说一个PM2.5,这两个字母和两个数字你都认识,但是你很可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是雾霾,不知道大气污染相关的知识,你就看不懂一篇关于PM2.5的文章。尽管里面的每个字你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

所以,识字跟阅读能力是两回事,但是,有可能一个孩子根本就不认识一个字,或者只认识寥寥的几十个字,但是他可能通过跟父母聊天,听广播看纪录片,他就知道了大气污染的各种事儿,他就能头头是道地跟你聊环保的各种问题,还劝父母少开车之类的,那这样的孩子难道因为他不识字你就说他没文化吗?你就说他没有阅读理解能力吗?不是的,所以我说这是两回事。

全民都重视阅读未见得是个好事

 

赵晓华:那刚才谈到你给小丸子做亲子阅读,并没有从特别特别早开始,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就是说儿童阅读是可以从零岁开始的?

三川玲:我同意,因为研究发现婴儿对阅读是有反应而且有愉悦感的。而且我觉得无妨,因为婴儿有那么多时间要打发,看看书也挺好的。作为一种消遣,我觉得也抱着消遣的心态就好了。

赵晓华:那应该给他们读些什么?我觉得可能读一些特别简单童谣类的东西会比较好些吧?

三川玲:对对,童谣,还有看黑白、色彩和形状特别简单的。因为他们正是还在对世界形成概念的时候,干扰项太多,就会没法形成一个概念,对他来说会有巨大的困扰。色彩非常纯粹,形状很清晰,三角形就是三角形,红色就是红色,不要让他知道这是暗红色,因为他建立概念会建立得很累。因为他要先把大概念建立了才能建立多层次的概念。大量的,还是给婴儿看一些“分不清是玩具还是书”的那种玩具书吧,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玩乐,这有利于建立孩子对阅读的第一印象,千万不要把婴儿阅读做成早教了。

赵晓华:我有一个感受,就是在全民都特别重视阅读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是不是有点过于重视?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不应该重视阅读,而是有时候太过于纠结在一些技术性细节里,比如说什么时候该给孩子看什么样的书。有时候我就在想,其实是不是他觉得舒服就可以,只要孩子不反对,喜欢就可以了?

三川玲:对,阅读现在被重视得这么厉害之后,有时候反正我觉得有些风气可能不太好,比如说,为了强调阅读这件事情很重要,很专业,以至于父母常常觉得自己耽误了孩子,起步得太晚了;更多的家长会跟孩子亲子阅读的时候如履薄冰,老觉得自己不专业,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要去培训一下考个证才敢去跟孩子亲子阅读。我觉得甚至有些阅读机构甚至以”专业“的名义剥夺了父母给孩子阅读的权利,必须要去某个图书馆、绘本馆,某个阅读课,孩子的阅读才不会错,才没有被误导。(当然,也有一些教育机构把跟孩子出去大自然爬个山,甚至在家里玩个游戏都弄得很”专业“,专业到父母只能把孩子送去专业机构游戏、玩、阅读,家长只配在门口一遍刷手机一边等着。)

我特别不喜欢一些”专业“的阅读机构阅读为了把阅读显得如此“专业”,甚至把阅读弄成戏剧、手工课、表演课或者唱歌课。戏剧我觉得还有一点关联,但是还是远了一点。

有一天我女儿问了我一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她读小学了,有一天她说,有些同学可以表演唱歌、有些可以跳舞、有些可以演讲、有些可以干嘛,她说,妈妈我最擅长和最爱的事情就是阅读,我怎么表演呢?”

我想了很久,她就是享受看书的乐趣,她表演戏剧的确也表演得不好。我就觉得,有时候过于看重阅读就把阅读表演化了。据我自己观察,凡是那种在阅读表演方面做得好的孩子,其实他的阅读并不好。

赵晓华:虽然阅读可能跟乐曲、戏剧可以结合,但是好像结合得太多的话,就有点偏离阅读的本质了。

三川玲:对,就扯得太远了,其实大家无非就是想安安静静看点书,不想搞那么多东西。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倾向。

另外我觉得,把阅读看得太重要的话,我觉得会对有些小孩造成伤害。刚才我说了,阅读是取用知识、或者说是取用智慧的一种方式,但是不是只有阅读这种方式才能取用智慧呢?大家可能都知道的,乔布斯、理查德·布兰森,就是维珍的创始人,他们是阅读障碍患者,他们小时候连书都看不进去,但是不妨碍他们去创造那么大的事业。

有的小孩天生就喜欢大自然,能从大自然中学到很多东西,有的就喜欢疯跑,或者有的就喜欢逛逛科技馆看看恐龙之类的,他可能真的没那么喜欢拿着一本书在那儿读,但是不见得他就停止了取用知识、取用智慧的道路,我觉得如果过分地强调阅读会让不擅长从阅读这种方式取用智慧的孩子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而且,会泯灭他们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孩子爱看浅薄的书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赵晓华:我觉得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孩子喜欢的书跟家长喜欢的书不是一类的,就是孩子选的书,我们可能看不上。

三川玲:嗯,这个矛盾是真实存在的。的确小朋友喜欢看的书我们可能看不上眼,的确从图书的价值来看会低些。

赵晓华:比如说漫画,很多小孩子会喜欢看漫画。

三川玲:对吧?你们家小孩子喜欢看漫画书吗?

赵晓华:她很喜欢看!我也相信有好的漫画,刚开始时我是抱着一个顺其自然的态度,觉得漫画书也是书,只要她喜欢看就行。但是我发现她太喜欢看漫画书了,我现在在想要不要引导她看其他类型的书。

三川玲:我们家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有时候我特别推荐的书,我都能说服很多读者来喜欢这样的书,但是我们家小丸子经常只是看一眼,然后转手去拿起一本桂宝或者阿衰,还经常是在卖报刊、卖零食的摊上买的,都不是在书店买的。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倾向于浅薄轻松,而不是深刻,我自己也是。

我先生经常对我和小丸子非常生气,因为他有时候经常下载一些很好的电影,既有教育意义,又很好看,然后我们就说,等会等会,等我先看完这集《奇葩说》再说,看完这集中国好声音,就是看一些综艺节目或者看完一些简单的电视剧再说……但是,摸着良心说,如果我们真正地听从小丸子爸爸的要求去看BBC的中国故事,我们看的过程也很快乐,看完之后我们一家人还会讨论很久。但我们就是老开不了这个头,觉得这个事情太正式了,看两眼《奇葩说》,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那看书也是这样子,漫画和流行小说会轻松一些,容易开头一些。

我们家小丸子还有一个问题是除了特别爱看漫画之外,她还很爱看她看过的书。有些幼儿园的书她都一看再看。

我后来发现人其实对于不熟悉的有一点儿门槛和难度的东西,他心里还是要做一点儿心理建设去看这个,但是看完新的好书之后他那种巨大的满足感是很强烈的。

 

这里我有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一个家长说她带小朋友逛书店,有个原则就是买一本孩子喜欢的书,再买一本家长推荐的书,我觉得这是一个平衡。

另外就是家里面充满了筛选过的书,孩子无聊的时候就能抓起来看一看。只要孩子不看电视不打游戏,阅读其实是孩子比较喜欢的消遣方式。我女儿经常稀里糊涂就看了一些大人的书,比如余华的《活着》,还有偏学术的《心理学的40项研究》,最近还看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我跟她爸爸因为《亲密关系》一书讨论得快吵起来的时候,她出于好奇也跟着看了看。

另外我喜欢用睡前阅读的时间让她看我想给她看的书。

我跟小丸子有一个时间是睡前阅读,她很喜欢我给她读书,那这个时候我就会去给她读我认为她该看的书,每天十几二十分钟这样,我觉得很有用。比如说最近一两年我一直在给她读的一套书是《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我们俩每次读完之后就会有评论,比如奸臣就是该死啊,你就会发现有很多正能量的结尾,比如说古时候就算当个皇后、公主也不如当一个普通女孩幸福和自由,你就会跟她开始讨论女性的权益和自由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时候会读到比如说严嵩,为了爬上高位,做种种令人不齿的行径,不计手段不计代价去取得人生的成功,而且直到他八九十岁了还没有被揭穿,坏人没有得到相应的报应,但到最后,我记得严嵩被打倒的时候我们家小丸子高兴坏了,我们是连读了三十多分钟才读到那一章,本来是早就该结束了,但小丸子坚持要读完。知道他被打倒后,小丸子好高兴,在床上跳起来了!

那像这种历史故事,你可以知道很多道理,他慢慢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人。我觉得她现在在她们班里算是一个蛮正直的小孩,跟读这些思想价值还是比较高的书有关系。

我自己特别喜欢的接力出版社出的《万物简史》、《国富论》,就是它们把人类出版最重要的一百本著作,做成青少版的书,然后小丸子也不愿意看啊,哪个小孩子可能都不愿意看《国富论》。

然后我就每天晚上给她读,结果她就很喜欢经济学。

你知道吗?《国富论》之前我没读过,《吴姐姐讲历史》我也没读过,但是通过跟她读,我自己也提升了很多,我觉得这是一个两个人共同成长的过程。

赵晓华:我觉得你说的这个特别重要。其实有很多小孩子读过的书,我们确实是没有读过。我最开始在亲子阅读的时候觉得,我是全心在为孩子付出,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个过程我好享受,而且我自己也学到好多东西。

三川玲:对,有时候我给小丸子买一套书,然后我自己越看越喜欢。我小时候没看过《爱丽丝梦游仙境》。

赵晓华:我也没看过,我看过的就是那种简装版,几句话讲完了的那种。

三川玲:对对,我给她买的那个版本是98元一本的那种,特别美特别好。看完之后我就求她说“你能不能陪我一起看,我太喜欢了!”她也会有她特别喜欢的书求我看,如果我答应了她要在某个时间之前看完,如果我没看完她就不让我吃饭的。她会说“你还没看完,所以你不能吃饭。”所以我会去把那本看完。所以我会用这种条件要挟她,让她把某本书看完了,我们再去干某件事情。

赵晓华:那我总结下。一个是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亲子互动特别特别重要,并不是只有孩子才能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收获,交流、互动、讨论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过程。还有一点就是说,即使孩子已经会自主阅读了,并不就是说亲子阅读就结束了,似乎亲子阅读还可以走很长时间。

三川玲:是,可以走很长很长时间,甚至可以一直讨论下去。有时候我会收到家长的问题,就是问我孩子明明自己会认字了,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还要叫我阅读。我就会劝这个家长,趁他还那么爱你,你就多读点吧。我们家小丸子有时候就懒得等我了,她自己看得快,嫌两个人读得慢,就自己去看了,她现在阅读速度特别快。如果她还愿意让你给他读,就赶紧读吧。反正这段时间也没多长。

赵晓华:对,就好像小的时候有些家长不愿意抱小孩,其他老人就会说,你就抱吧,也没有多长时间可以抱了,马上他就不愿意让你抱了。

阅读题其实可以有标准答案

赵晓华:还有个偏技术性的问题,刚才说到讨论,其实我觉得讨论是在阅读里面特别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普通家长来说,你能不能总结出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就是你跟丸子会进行什么样的讨论?是会讨论你喜不喜欢书中的人物?还是会讨论书中的具体情节走向?你会怎么样去引导这个讨论?或者说你根本就没有去引导,它就是自然发生的?

三川玲:很多时候是自然发生的,但是上次我跟法国的哲学家奥斯卡·柏尼菲聊天,我专门问过。我发现他很擅长提问题,然后我看他那一套儿童智慧哲学书,就发现他一个一个的问题会让你想那么那么多,就觉得提问是有艺术的。我问他“你能不能教我一点技术?你这里面肯定有技术。”他教我的其中一点就是问开放性的问题,就是说,孩子的答案不是“是”或者“不是”。不能问“请问这个书是红色还是绿色的啊?”“这个书名是什么啊?”这种不叫提问,叫无效问题,因为它的答案是固定的。

有很多孩子很讨厌父母在亲子阅读的时候问他问题,在于父母问了大量这种有确切答案的问题,最后孩子只能回答这个答案。他就觉得,自己会认字答案在那里,为什么要让我答,感觉就是在检查自己有没有读过,小朋友很反感,而且会限制孩子的思路,我们想通过提问达到的目的完全都没有达到。

多问为什么,比如问“看见什么了?”“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子?”“为什么它会在这里呢?”如果孩子有一些很古怪的答案,也没有关系。

还可以猜,比如问孩子,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个?你给我一个答案,我也给你一个答案,这样就可以进行下去,因为他会带着悬念去读书。我说我经常问我们家小朋友“你觉得这个怎么样?”她会回答我说“不知道”。奥斯卡说你们要约定一个规则,就是每个人都不能说“我不知道”,哪怕我说一个很荒唐的答案,也不能说不知道。我回去试了一下,发现非常有用。

总结一下,提问和讨论的技巧有:是不问确切答案的“是”或“不是”“你认为对还是错”这类问题,而是问开放的;不能说“我不知道”,但可以随便说荒唐的答案的时候,其实是在鼓励孩子天马行空地寻找可能性。

赵晓华: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就是课内阅读,尤其是考试考阅读的时候,跟你说的这些完全是反过来的。它课内提的问反而是要你有明确答案的,或者是这个信息在第几段要你找出来,或者是这段说明了什么,有一个明确答案在里面。或者是看起来是开放性问题,但是实质上还是有一个明确答案等着你。好像课内阅读不是很鼓励这种特别开放性思维,那你觉得这种是要拿到课外阅读去补充呢?还是我们要针对课内阅读和考试让孩子去学习中心思想,去段落里找信息等实用性技巧?

三川玲:其实我仔细看过阅读的题,现在我们家长或者很多言论有点妖魔化我们的课内阅读题,它的有些东西其实还是有效的。我觉得老师在教育的时候,可以多一点耐心。比如在总结中心思想的时候,“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这绝对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不应该有正确答案的。但是为什么阅卷老师会有一个正确答案,或者说这个得三分,那个得五分呢?或者我们再这样想,其实答案里面肯定是有高明一点或水平低一点的回答。

那么,根据水平高低得分不一样,我觉得这个是可能的啊。我们写论文最后评判分数,不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评判的吗?那回过头来我觉得老师就可以多给一点耐心,哪怕天马行空的问题,哪怕愚蠢的答案,它也让孩子敢展示出来。可能整整一节课我们只回答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因为只要四五个孩子们在一块,他们就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了。这个小组会讨论出最后要出示的三个答案,他们可能有五个答案,但老师说了只能展示其中三个,那势必他们要PK掉两个答案是不是?那在PK过程中,孩子就知道了,另外两个答案是水平低一点点的。

比如四个小组每组都上来展示答案,肯定会看到12个答案是有梯次的。有些的确全班同学和老师都会觉得“这水平真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就会知道水平高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他的观点怎么来的。

其实我们给一点点耐心,孩子们可能就能得到可能无论是老师、孩子,还是社会各种思想人士们认为水平高的答案,我觉得我们是做得到的。美国的教育我们经常很羡慕的不就是这样吗?就多给了一点时间,多给了一点空间,并不见得美国就鼓励那种叛逆或者甚至说甚至叛逆到愚蠢的答案,他同样得出的答案很多可以放在我们的应试教育框架里面,那个答案我觉得也是高明的,我们也会给高分,是不是?

赵晓华:对,就是这个推导的过程可以很多元化。可以不是说这就是正确答案,你可以照着这个写。

我记得我去给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我就让他们七个孩子去发表对一本书的见解,他认为这本书怎么样之类的。最后我不是给这七个孩子打分,也不发动其他孩子来给这七个孩子打分,我只是让孩子们分成了七个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要负责找出其中一个小朋友的优点。

然后,你就会发现有些小朋友热心地把7个小朋友的优点都找了一遍,挨个去表扬。这七个小朋友当然当时心情就觉得倍儿好,被表扬得特舒服。

第二次我去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再有7个小朋友上来的时候,他们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他们把上一次提到的优点几乎都吸收了。比如,他们上次总结出来的,PPT的字要少,这样你就不用照着读;图要漂亮,要流畅;讲故事要怎么讲……那些孩子都会了,而且他们全都是自我学习的,我只是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讨论的环境而已。

赵晓华:而且他们总结出的这些点好像跟我们想要他们知道的点是一样的。

三川玲:对,一样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是有一点慢而已。对小朋友我觉得花一点儿时间,甚至花一两个月的课程去做这个事情,到最后小朋友的进步是很明显的。甚至他学到的这些本事可以到六年级、初中、大学都可以用,这样你就会觉得很划算。

我最后悔的事情

没有做好孩子的英语启蒙

赵晓华:现在强调英文阅读的人也比较多嘛,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有很多人觉得英文阅读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把老祖宗的语言都忘掉了。你觉得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怎么去平衡不同语言间的阅读?你跟丸子在家里是怎么做的?

三川玲:我们家做得不太好。其实是因为我的英语不太好,我还不能轻易地承认我的英语不好导致了一些人生的不如意,我反而找了一些理由来证明英语不好也可以过得很好之类的,但其实这对孩子是有点不负责任的。

虽然说丸子即使英语水平像我一样不太好,长大了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但我依然觉得,她明明可以学好,她才那么小,甚至我现在明明也可以再学好。我设想的理想的状态是这样子的,小语种的我们不谈,但是我觉得英语国家的书,应该一开始就让她读原版,也犯不着翻译,也犯不着去挑剔译文的版本。

我现在也在尝试用故事性很强烈的东西来跟她一起学习英语,当然我还没看到很确切的效果。

在我家,书以外国书为多,只不过翻译成了中文,那老祖宗的东西显然占的分量不够。前不久我们童书妈妈专门做了中国原创书单的整理工作,就是现在中国的原创本土童书出了什么。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其实是有一个特别好笑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国际学校的校长跟我说,他们学校的小孩到了小学4、5年级的时候,出现了很可怕的现象,他们几乎不看中文书,而且连说中文都说不利索,基本上不能读写。但他们是中国人,读的是双语学校。

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原创书单,然后我发现一个非常可喜的事情是,其实我们现在的原创书,已经到达了能支撑起孩子的母语阅读量的水平。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其实是支撑的了的,而且现在还有大量的作者在不停地创作。

从这个书单里选书来看,我觉得不会耽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不耽误我们成为一个世界公民。

毕竟我们是中国人,同时也是地球人是不是?地球人多掌握一门语言去跟别的地球人沟通,我觉得这有什么坏的呢?但是也不妨碍你跟中国人沟通,我认为它应该是双线发展的。

现在有时候他们还叫我翻译诗歌,因为我翻译了米斯特拉尔的一首诗之后,有好几个出版社来请我翻译。当我翻译的时候,我深深地觉得原语言的美妙,翻译时还是有损失。

赵晓华:是的,因为语言有很多不可译性。有些译出来可能也很好听,但是原文的那个优美你已经感受不到了。

三川玲:对,比如像李白的诗歌翻译成英文,反正我看了几个译本,我觉得很想劝他们外国人学中文。我前不久还劝法国哲学家奥斯卡学中文,他很喜欢老子的道德经,然后我跟他说“你学学中文,你的感受会完全不一样”。

在亲子阅读这件事上,

男人比女人更纯真

赵晓华:我们都知道白老师是一个非常强大、非常有作用的父亲,那你觉得对于儿童阅读来讲,父亲的作用是不是也是无可替代的,而不光是带娃玩什么的。

三川玲:在上海读书会,有一个会员说,我有时候对我老公很生气,他每次跟我们家小朋友玩的时候,他都是真的在那儿玩,没有在玩里面进行教育和学习。我说你跟你们家孩子在一起是什么样?她说我跟我们家小朋友肯定是寓教于乐的,我会跟他一边玩的时候一边学习的。然后她说,但是,我的小朋友就不跟我玩儿。

赵晓华:太有意思了。

三川玲:她觉得她老公做的事情是无效的,浪费时间的,但是她的小朋友就不愿意跟她一起玩儿。然后我就想到父亲的作用。首先,现在很多都说是丧偶式育儿,其实我觉得父亲能回来玩儿,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赵晓华:好吧,虽然这个底限有点低,但是能够明白你背后的意思,就是玩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三川玲:是是,而且我突然觉得,因为我们的妈妈太在乎玩、阅读以及一切事情的功利目的,就是我要让小朋友进步。其实我们的妈妈们,在爸爸同时有时间的时候,在一步步丧失了我们的主权,你发现了吗?我现在深深地发现小丸子就是读书也更愿意跟爸爸一起读,不愿意跟我读。因为我时不时地就会说“小丸子,你不觉得这个怎么怎么样吗?” 

赵晓华:就是想多融入一点教育的东西在里面。

三川玲:对对,就是想让她多理解一些东西。但是我觉得这种功利心的驱动使得孩子会离我远,如果我再利欲熏心一点,她会离我更远。她就跟她爸爸在一起。

回过头来看,爸爸做的是不是反而是正确的呢?

首先我觉得一个家庭里面更重要的是两个人感情好,感情不好什么都往下谈不了,是吧?如果为了干一个事儿把感情都破坏了怎么办呢?这是第一个。

另外一个,我觉得男性非常了不起,就是在育儿这件事上我觉得男人其实比女人更纯真,他们保留孩子的状态更多,这个时候我觉得男人爱跟小朋友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吧。

首先他愿意回来,愿意回来的爸爸会轻易地发现,如果选择跟孩子读书,其实是比较方便地打发时间的方法。

我给他们提供了几种方法,一种是玩游戏,一种是到户外去玩,一种是看书,一种是看电影,不然你就得想一些新的方法,很难想啊,所以他会不难发现,读书是一个不用怎么想的方法。

赵晓华:那爸爸读的跟妈妈读的会有不同吗?

三川玲:那肯定不同哇!我记得《朗读手册》里有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如果你不感冒,怎么会传染感冒给你的孩子呢?

你如果不爱读书,孩子怎么可能爱上读书呢?如果你一边打麻将一边对孩子说“读书很重要,快去读书”,他不可能听进去的。

但是你对这本书不是非常非常爱的话,孩子不会感受到这本书有多好的。同样,如果父亲不是很爱这本书的话,这个妈妈和我们这些阅读推广人说这个书有多好,没有说到父亲的心坎里压根儿没有用。

人家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通常我们找的先生,水平都会比我们高一点儿,那么相信他们的水平嘛,相信他们的选择。我觉得这种信任感给到他们后,他们爱读啥书读啥,只要他们愿意回来给孩子读书,我觉得就心满意足了。

赵晓华:而且父亲跟母亲选书的标准,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对吧?

三川玲:对!

赵晓华:我们可能会融入其他的东西进去,比如是不是符合他的年龄,是不是这个那个的。想了半天,选择了几本书。那爸爸可能就随便找一本,觉得这本书挺好,就读了这本。

三川玲:对,而且父亲读书的方法和母亲读书的方法很不一样。母亲经常还要练习下自己读得抑扬顿挫的。很多家长可能一到给孩子读书,就变得特温柔,我有时候觉得特别肉麻。

赵晓华:都变成了妈妈腔。

赵晓华:我曾经也经历过你说的这个母亲的问题。我曾经很郁闷,觉得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事情,孩子反而跟爸爸还玩儿得更好。但后来意识到这个区别可能是因为一个相处时间多,一个相处时间比较少,相处时间比较少的他反而觉得这个事情比较简单。另外他不用去操心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到底要怎么样寓教于乐,但孩子是需要这种简单纯粹的陪伴的。

三川玲:是,而且世界上真的没有一种乐趣是没有教育意义的,是不是?

赵晓华: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是格言。

三川玲:谢谢你启发我,对,没有一个事情是真正快乐却没有教育意义的,它会自己展现出来的。

赵晓华:所以你建议其他母亲,是不是还是应该适当地让出一部分跟孩子亲密的时间和权利给父亲?

三川玲:而且父亲刚开始做的时候,也许态度也不好,也许做得就不如你意,但你一挑剔之后,他就顺理成章地把权利转给你了,但他同时把责任和负担也全部给你了,我觉得会越来越囧。信任你挑中的男人不会做让你失望的事儿,是吧?信任他就好了。

赵晓华:嗯,对,而且还多夸夸。

三川玲:对,多夸夸。自从朋友送了本最简单的西餐画册之后,有一天他说“我要做个西餐”,的确做得挺难吃的,然后我们都夸他。他就现在每天晚上都做西餐,进步非常大。

赵晓华:所以不光是对儿童阅读,各种家事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

三川玲:是,各种家事,我觉得都给他权利,鼓励他进步。只表扬他努力跟进步的部分就好了。

赵晓华:这跟育儿也是有点像的,对吧?

三川玲:对,这是相通的,跟老人家相处用也可以用这一招。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点击展开2018-01-23

直播 | 如何成为一名演讲与表达高手?

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一场主题演讲,摘得演讲比赛桂冠?11月10号中午12:30,来“女性享学吧”听听演讲高手寺昆老西...

温馨提示:“如何成为一名演讲与表达高手”一课已于直播结束后放出回看视频,点击此处可一键注册登录观看,更可随时随地收看“女性享学吧”众多公益课程。

国家开放大学"我的学习故事"演讲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隔着手机屏幕,你感受到了这份火热吗?

表达几乎渗透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用语言表达构建着别人眼中的自己。
演讲,更是对演讲者表达技巧和演讲能力的极大考验。
如何选择一个有感染力的学习故事?
一份好的演讲稿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写好?
演讲有什么可以拿来就能用的技巧吗?
演讲过程中紧张了怎么办?卡壳了怎么救场?
……

每一次的演讲都是现场直播,
没有重来的机会。
而要让每一次的现场直播都能尽善尽美,你需要专业人士的点拨。
这一次,公益学习平台“女性享学吧”请来了演讲高手如他——


—寺昆老西——
他是“表达实战派”
他曾是外企的营销专家
曾就职于美国强生医疗
瑞士罗氏制药、法国赛诺菲安万特等国际知名企业
凭借优秀的谈判能力,完成数千万销售额
是用实力说话的“表达实战派”


他是美国职业培训认证协会培训师
TEDx演讲教练、多所高校特邀教授
中国石化、联想、戴尔、爱奇艺等
众多大牌企业请他做演讲培训


他是顶级演讲赛事的冠军
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国际演讲协会)
中国区最高级别的演讲冠军
该项比赛被誉为于“演讲界的奥林匹克”


2014年他自费创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演讲图书馆,收集了全世界所有的沟通表达演讲书籍,总共2521本。
他帮助了很多人,获得了表达与演讲上的成功。
其实,获得优秀的表达与演讲能力并不难,只是我们不知道:原来它可以这样做。
而他,或许可以帮点忙。
 
想来听他?

老地方:
手机端观看——
第1步,快捷注册

第2步,扫码下载“女性享学吧”APP尽情观看

或通过以下渠道下载APP:
--官网下载
--苹果商店
-- 91助手
--百度手机助手

网页端注册及观看——
“女性享学吧”官网www.womenxiangxue8.com


时间:
2017年11月10日(周五)中午12:30
我们不见不散!



文末彩蛋:
想提前一睹寺昆老西真容?戳下方视频,听他说说,为什么人人都要学演讲和表达。

戳我听听寺昆老西怎么说


点击展开2017-12-22

直播 | 亲子阅读的道与术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三川玲、知名亲子英语教育专家赵晓华,与你一起聊聊儿童阅读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

如果你是位妈妈(或爸爸),如果你时刻关注育儿的各种大招小招,如果你也不可避免地搭上了育儿焦虑的班车,如果你已经被淹没在各种育儿资讯的汪洋大海中无法自拔……
那么,看过来就对了!

女性享学吧重磅邀请著名儿童教育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三川玲,与知名亲子英语主播赵晓华一起,以自身十年的亲子阅读与教育经验,向大家传授隐藏在亲子阅读背后的道与术。
关于亲子阅读,你只需这一堂免费课,真、的、就、够、了!
她们会告诉你,亲子阅读,So Easy!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怎么陪小家伙阅读~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直接观看课程,还可一键转发至朋友圈,与好友分享优质免费课程!
戳我阅读文字版~



讲座信息
一、题目
“亲子阅读之道与术”——关于亲子阅读,你只需这一堂课
二、主题
1. 0-6岁孩子的亲子阅读,原则与方法
2. 6岁以后孩子自主阅读,过渡的方法,及自主阅读引导方法
三、播出平台
女性享学吧:www.womenxiangxue8.com
APP下载地址:女性享学吧官网,或扫下方二维码下载

温馨提示:暂无时间观看的朋友,请扫下方右侧二维码快捷注册账号,随时可以观看课程回看哦~

也欢迎您关注下方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微信公众号,通过第三个菜单“享学吧”中的“资讯”栏目也可以观看录播课程,及时了解项目动态。


嘉宾介绍
1. 主讲嘉宾——三川玲

百万级童书出版人,出版作品获有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儿童教育作家,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特聘专家,TEDkids演讲人,自媒体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创始人。
2. 主持人——赵晓华

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EZFM主持人,先后主持制作过轻松调频FM91.5的《海外嘉宾访谈》、《轻松新闻杂志》、《圆桌议事》等栏目。自媒体公众号“晓华亲子英语”创始人,2015年,其自媒体“晓华亲子英语”荣获搜狐母婴优秀自媒体人“白玉兰”奖。

 
 

点击展开2017-12-22

直播 | 孩子怎么才能玩出好性格

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夫人黄静洁,用自己18年来在中美两地养育孩子的育儿经验,教您怎么带孩子玩出好性格...

温馨提示:“孩子怎么才能玩出好性格”一课已于直播结束后放出回看视频,点击此处可一键注册登录观看,更可随时随地收看“女性享学吧”众多公益课程。

讲座主题:孩子怎么才能玩出好性格
讲座时间:5月26日(周五)下午12:30
组织单位:中国妇女出版社,京东,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
观看方式
方式一,登录女性享学吧官网www.womenxiangxue8.com,注册观看;
方式二,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安装女性享学吧APP,畅享更多精彩!

内容摘要:
1.1  科学告诉你:玩是什么
1.2  闲暇不是“混日子”,也是教育
1.3  古希腊柏拉图时代的早期教学体系
 
2.1  中国家长对“玩”的三种态度
2.2  为何孩子喜欢粘着父母一起玩
2.3  孩子最喜欢玩什么
 
3.1  家有性格内向的孩子怎么办
3.2  家有脾气暴躁的孩子怎么办
3.3. 巧用绘本、动画片和游戏,养出孩子好性格
结语: 父母参与玩该做、不该做的4件事

专家简介:
黄静洁(妈咪Jane),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后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MBA学位。中西合璧育儿专家,微信公众大号“父母堂”创建人。获选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评选的全国百名“传承家风的好妈好爸”,新浪2016年母婴自媒体价值榜“金牌专家”。
与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育有两子,18年来在中美两地养育孩子,汲取了东西方的教育精髓。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上开设Ask Jane育儿专栏,与年轻父母零距离接触,为上千万父母答疑解惑。


点击展开2017-12-22

直播 | 如何应对宫颈病变和子宫肌瘤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医生、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教授,将于5月12日下午3点在女性享学吧学习平台做直播,宫颈病...

温馨提示:“如何应对宫颈病变和子宫肌瘤”一课已于直播结束后放出回看视频,点击此处可一键注册登录观看,更可随时随地收看“女性享学吧”众多公益课程。

讲座主题:宫颈病变和子宫肌瘤——“谭”谈困扰妇女的两大常见问题
主要内容:1.常见子宫病变和日常预防及护理;2.得了子宫肌瘤怎么办
讲座时间:5月12日(周五)下午3:00
讲座方式:讲课四十分钟,答疑20分钟,可延长答疑时间
讲座地点:国家开放大学五棵松校区
组织单位:中国妇女出版社,京东,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
参与方式:现场讲座和和网络直播同步

网络直播网址:
女性享学吧
http://www.womenxiangxue8.com/
通过手机APP观看网络直播请扫描二维码

参加现场讲座请扫描二维码报名


专家简介:
谭先杰: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曾是三峡库区的土家族放牛娃,因12岁那年母亲病逝于妇科肿瘤而立志从医,历经艰辛,最终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的妇科肿瘤医生。
他的经历被北京电视台拍摄成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之《致母亲》,播出后感动了无数网友。
他从事妇产科工作二十余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妇产科学家郎景和教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05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
缘于对母亲的怀念和对西方健康教育的感动,回国后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潜心于女性健康知识的普及,目的是让更多女性认识自身、关注健康、远离疾病。2013年,他与向阳教授一起主编医学科普《协和名医谈妇科肿瘤》,成为该领域的畅销书。之后,他用一种全新的章回体写作手法完成女性健康科普《子宫情事》,荣获获得2016年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目前正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将其曲折而有趣的从医故事整理成书,用正能量激励在逆境中奋斗的人们。

课程回顾:
3月6日谭教授做了题为“认识自己做健康女人——共同守护你们身后的万千家庭”的讲座,可以登录到女性享学吧网站或APP观看课程回顾。
点击此处回看

点击展开2017-12-22

直播 | 做好妈妈,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好孩子

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首先要给予他一个充满爱的家。要照顾好孩子,先要照顾好自己;要有好的亲子关系,先要...

温馨提示:“做好妈妈,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好孩子”一课已于直播结束后放出回看视频,点击此处可一键注册登录观看,更可随时随地收看“女性享学吧”众多公益课程。
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首先要给予他一个充满爱的家。要照顾好孩子,先要照顾好自己;要有好的亲子关系,先要处理好夫妻关系。要让孩子明白,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他在这个家里拥有足够的爱、温暖和安全。
授课专家:卢丹丹
亲子作家,两个男孩的妈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婚姻与家庭》、《父母》、《生命时报》、《家人》、《家庭育儿》等30多家媒体撰稿,著有亲子家教类畅销书《规矩的背后是自由》《宝宝独立从0岁开始》。
点击此处回看

点击展开2017-12-19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启动仪式及开学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由全国妇联发起,由全国妇联宣传部联合国家开放大学共同主办,主动适应互联网+新趋势...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由全国妇联发起,由全国妇联宣传部联合国家开放大学共同主办,主动适应互联网+新趋势的要求,打造了电脑端和手机端一体的女性享学吧互联网学习新平台,在平台上提供了贴近女性、服务女性的课程资源。2016年9月26日9:30-10:30在北京召开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全国妇联和国开领导有什么期望?优秀学员代表有哪些经验?开学第一课的授课专家要分享什么?赶快加入直播活动吧!
点击此处回看

点击展开2017-05-05